未来会不会有可能出现航天母舰,无人机取代飞机,人类在里面操控?
技术的发展更多的看的不是能不能,而是值不值。如果只是大体积大质量上天的话,其实一战的时候已经有了大型的飞艇可以起降小型飞机。现在做也没什么不可以突破的技术难关,只是发现那种方式不那么划算。至于无人机其实现在各国都有部署,阿富汗战争的时候,美军就用的比较多。只是这些飞机是不是该停在飘在天上的机场,这个问题还得继续往后看。
将来有无可能发展无人机航母?
你好!盆友
从战争史已经证明,随着时代步伐的不断更新,无人技术开发与应用,随之出现了,无人驾驶机动车,无人机等等,不是没有可能会出现无人机航母。
第一,现在已经形成未来航母的发展趋势是无人机航母的观点,对此几乎没有人怀疑!有关专家断言无人机航母会成为海上新年霸主,文章强调;随着舰载无人机的发展,专门建造与之配套的无人机航母才是未来的制胜之道。
第二,革命性技术或者革命性装备必然会改变战争的模式。从坦克、飞机、航母等划时代武器的发明就可见一斑。新的技术和装备要想证明自身价值又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和战争实践验证。
第三,无人机航母的发展过程也必将面临很多争议和矛盾,但从无人化、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军事技术发展趋势上看,无人机航母的诞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技术上,这是可行的, 但是,未来的无人机完全可以通过大航程长续航来确保战场存在能力,就不需要航母这个载具了。
总之,我们也渴望未来没有战争,世界永远都是和平相处的,无论如何每种新型武器装备的研发都是是给人类生命的一种威胁。
我认为无论任何一种常规武器单打独斗都难成大器!单纯的无人机航母不会单一出现!未来应该出现无人机加有人战机相结合的航母!那样空天一体和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必将改变未来战争的方式!使航母爆发出更强大的战力!
这是很有可能的,现在有了无人预警机,查打无人机,无人直升机,无人深水探测器,航天探测器,卫星……,随着科技进步,还会有无人舰艇,无人潜艇,无人舰载机,最后将会有无人航母。
未来发展无人机航母是肯定的,也是未来高科技发展的方向之一。因为现代战争都是高科技的信息化战争,直接动用人力的代价太高,无人机的出现将大大降低战争中人员的损失和伤亡。
无人机航母起降
未来发展无人机上航母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极大降低有人飞机作战的伤亡。发展无人机上航母,已经不是很新鲜的事情了,因为美国在当地时间2013年5月14日和17日,世界首架舰载隐形无人战机X-47B(早期小型无人机不在此列内)在布什号航母上完成弹射起飞和着舰复飞试验,引发国际媒体广泛关注。这是世界首次实验成功,说明美国已经掌握了全套无人机上舰的全套技术,虽然该项目最后由于种种原因下马,但是无人机上航母仍然是未来发展方向,无人机上航母可以有效解放人力,提搞作战效能,减少人员直接驾驶舰载机战斗的风险,可以极大减少人员的伤亡,可以伤亡保持最低水平。
第二方面:无人机上航母作战能力突出。参考美国无人舰载机的数据可以发现,该机型航程远远超过了有人舰载战斗机,可以让航母编队远离敌对国家的海岸展开攻击;该无人机可以长时间滞留空中侦查,作战半径也是有人驾驶舰载机的数倍,突破了有人战机人员身体承受极限,可以全天候作战,优势突出,效率更高。未来的无人机上航母起飞重量和载弹量可能会超过有人驾驶飞机,将更加出色完成打击任务。
第三方面:无人机上航母,激活更多高科技,编队作战优势明显。如今的无人机也是受到各国政府的格外重视,无人机是高科技的代名词之一,其未来前景广阔。在民用和军用领域被全面应用,也将是带动无人机相关研究的发展,激活高科技的领头羊,虽然舰载无人机刚刚起步,但是他意义重大,优势明显。无人机上航母后可以编队作战,无人机编队比有人驾驶飞机更加容易,更加高效,航母可以容纳更多无人机作战,组成优势兵力,对目标进行联合打击。
总之一句话在未来航母战斗群中,无人飞机将扮演重要的角色,是决胜的关键所在。
伊朗出动大批导弹、自杀式无人机,模拟打航母,白宫如何应对?
开战前美国海军会出动核潜艇运送海豹突击队渗透进伊朗防线后方来瘫痪地空导弹系统,侦察标记导弹系统位置,侦察记录波斯湾海域水文条件,开战后电子战飞机干扰伊朗导弹系统让他们变成瞎子,航母舰载机在预警机掩护下,根据海豹突击队标记的目标位置展开空袭,隐藏在波斯湾的核潜艇也会根据海豹突击队标记指引发射战斧导弹对伊朗高威胁目标展开打击,从而最大限度降低伊朗导弹对美国海军航母的威胁。
用1万架带弹“大疆”无人机,能不能对付一个美国航母战斗群?
现在你有一万架大疆无人机,但是你没有机会碰到一艘航母,因为目前的大疆无人机不是用来轰炸航母舰队的。如果未来大疆无人机具有了军事装备的功能,也不一定会是轰炸,那时对战航母舰队也未必是要击沉,对吧。
一万架带弹“大疆”无人机如果目标是人不是物,就能对付一个美国航母战斗群,但这需要操控人员技术够精湛,每一、两架无人机保证消灭舰上一个人员,只要把舰上人员消灭掉一半以上,那么这艘航母就失去战斗力了,随后的大杀器就能把这艘航母送入海底,或者把这艘航母缴获。
说二句,美国🇺🇸的一个航母战斗群的武力,完全能对付一个中等国家。相对而言,一个中等国家绝对没有一万架带弹"大疆”无人机。就是中国也未必有。要单纯的说,一万架带弹"大疆“无人机能不能对付一个美国航母战斗群?叫我说可以。先说一下航母的本身沒有什么战斗力,只有挨打的份。航母上有百架战斗机,另有驱逐舰,护卫舰,潜艇,补给舰等十多艘战舰,潜艇护航。由此说来,美国一个航母战斗群很是强悍。要说一万架带弹"大疆"无人机,对付一个航母战斗群,应该说也是群殴。一万架啊?一万架以但抢了先机,航母战斗群必死无疑。就象十万只蚂蚁群吸十只大小象,大小象还能活吗?从目前看来,美国的航母战斗群虽然很厉害,但在中国🇨🇳眼里,就像捏死一只苍蝇,打死一只老鼠。没有可惧可怕之说。
无人机带弹,是军事发展应用方向,多多益善,群蜂战术可以遮天盖地,会让你再大的航母战斗群,西极熊惨死在蜂毒中。浅谈战争群殴。个人观点不足指正。
肯定不能,大疆就算再多带的炸弹,每一枚的重量都不会太大,威力也就不会太大,就算他能够跑到航母上空进行投弹,最多也就毁坏一些表面部分,但实际上大疆根本就无法飞到航母上空,因为无人机是需要人进行远程操作的,使用电子干扰让无人机失去信号就变成没头苍蝇了,就算是有无人控制的自主智能无人机,也需要获取导航信号。
航母舰载无人机未来真的会实现吗?
不需要未来,因为已经实现了。
早在2013年,美国就从乔治布什号航空母舰上弹射起飞了一架X-47B舰载无人机,并取得了成功。随后,X-47B又成功降落在布什号航母上,完成了在航母上起飞和降落的测试。
X-47B由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研制,该项目于2007年正式启动,整个项目耗资约14亿美金。2011年2月份,X-47B首飞成功。
X-47B设计速度可为0.65马赫,实用升限为12000米,具备隐形能力,可全天候作战,可携带各种传感设备,甚至具备网络作战和空中加油能力。
无人战机的优势就在于省去了与飞行员一切的设备,提升了容纳设备的空间,还不用考虑飞行员的伤亡问题。所以该项目开启之时得到了美国海军的高度重视,美国海军认为X-47B将来可代替有人战机进行作战。
但是事实却很鸡肋,美国海军再重新评估了X-47B项目后,决定下马该项目,因为X-47B并不能很好的替代有人战机。X-47B与传统无人机的区别在于X-47B不需要远程控制,而是通过计算机自主控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X-47B能完全离开人,X-47在航母上还是需要和有人战机一样需要地勤工作人员。而且X-47载弹量有限,远低于有人战机,实际作战效果不如美军现役的F-18,而且在面对复杂的电磁环境时,X-47B也不能很好的执行作战任务。
所以X-47B只是昙花一现,真正完全在航母上部署无人舰载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热爱空军装备的小伙伴们,是不能去忽视无人机的发展的,就我而言我对无人机的了解源于在11年的继本拉登之后的基地组织第二代领导人被美国一家“捕食者”无人机发射导弹击中炸死。我记得当时报纸上花很多篇幅介绍无人机各个优点,列如它可以根据具体任务的不同,可以及时变换侦查还是对地攻击,亦或者配合有飞行员的战斗机模式。并且它在远程操控极大程度上减少人员的损伤,更加符合未来高科技高信息化作战。看来未来随着技术的成熟可能将不会再有载飞行员战斗机了,那么在航母上哩?航母也可以实现搭载无人机吗?当然我这里所说的无人机是无人战斗机,其实美国很早就开展了舰载无人机计划,在2013年时一架X-47B同时是隐身无人机,就在美国航母上完成了弹射起飞,随后也完好无损的降落在另一艘航母上,我们知道是否可以成为舰载机最大难度就是起飞和降落的时候。所以可以说航母搭载无人机早在13年就实现了。
可是到现在这么长时间了,也没见这架飞机再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呀。这是因为这架无人机和传统无人机不同,它的控制主要依靠自身的计算机。在实验中出现不少次的自身计算机故障,同时因为机身比较小,载油量少,作战半径小,载弹量也有限。不但有高昂的造价,还有巨额的维护费用,这样一比较还不如F-18战机更加实用。所以这个计划很快也就下马了。当然舰载无人机只是相对说目前还不紧急需要,相信在未来技术提升后,航母也将会搭载更多无人战斗机。
无人机母舰前景如何?
无人机母舰是未来战争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
与无人机想比,现在的有人驾驶舰载机,存在着不少的劣势。一是有人驾驶飞机的设计、制造、驾驶等成本更高。二是培养一名合格的舰载机飞行员花费更多、周期更长。据说培养一名合格的空军飞行员得花费与其身体等重量的黄金,那么培养一名舰载机飞行员的花费就会更多了。三是有人驾驶的舰载机保障要求更高。不管是从机务、通信、引导、后勤等方面都明显比无人的要求更高。
基于以上分析,在未来,无人机必然替代有人驾驶飞机。
由于舰载机从有人走向了无人,那么其母舰也必然要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和需求,所以母舰的设计、制造、驾驶、人员的配备等方面必然会进行重大的改进。进一步讲,未来的母舰也必然会从有人走向无人。也就是,未来的标配,应该是无人机配无人母舰。
美国人早就进行了这方面的试验。2013年5月14日,一架X-47B型隐形无人驾驶飞机,从弗吉尼亚海岸附近的“乔治•布什”号航空母舰上起飞,在完成一系列的预定飞行动作之后,飞往位于马里兰州的一个降落地点。
上图为美国X-47B无人机从“布什”号航母上弹射起飞
上图为美国X-47B无人机
中国研制的彩虹-7无人机也在2018年珠海航展上亮相,未来也可以上我国的国产航母。
上图为中国彩虹-7无人机
上图为中国彩虹-7无人机在高空巡航
因此,从各国的发展情况来看,可以预测在不远的未来,无人机母舰将是必然趋势。
无人机母舰最大的优势是便宜。
无人机体积通常较小,如果一条航母搭载40架,排水量也就是2.5万吨。无人机的起降,对甲板造成的冲击和烧蚀比有人战机要低两个数量级。对甲板的强度要求相对低很多。无人机母舰也不需要驱逐舰上的垂直发射系统。它的成本也就是两艘驱逐舰的价格。
造这样一艘舰,不存在什么技术难点。排水量在国产航母的二分之一和三分之一之间。甲板,还得用低一级的钢材。动力系统和雷达直接都有现成的。建造难度远低于国产滑跃起飞的航母。
但这种规模的无人机母舰威力还是很可观的。
40架无人机,每架搭载2枚反舰导弹,一次出击可以打出80枚。如果对方没有航母,只是普通的驱逐舰舰队,即便拥有10艘舰,让80枚反舰导弹打一波,肯定是残废了。驱逐舰依靠自身搭载的反舰导弹对海攻击。而无人机母舰是依靠无人机+反舰导弹对海攻击,所以无人机母舰的打击距离总是比驱逐舰多了一个无人机作战半径的距离。
譬如现在主流的反舰导弹的射程在300公里。那驱逐舰的对海打击距离最远就是300公里。无人机作战半径不如有人机,但400公里肯定能达到。然后它再搭载射程300公里的反舰导弹,打击距离就是700公里。驱逐舰手长300公里,无人机母舰手长700公里。其实就是无人机母舰想咋打驱逐舰,就咋打驱逐舰。
所以,开发无人机母舰,用来打日韩这类没有航母的海军,那绝对是性价比最高的神器。055一次就造了8艘,如果用4艘055的钱,造2艘无人机母舰,一次投射160枚反舰导弹,灭一支九十舰队,非常轻松。
无人机母舰用来支援两栖作战也非常理想。陆战队登陆,前方遇到火力点,工事,呼叫无人机过去扔两颗炸弹,也是极好的。
但是,这种无人机母舰的短板也很明显:无法跟美国的那种大型航母对抗,也无法和中,英,法的中型航母对抗。
简单的讲,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无人机还是打不过有人机。现在,如果发生空战,有人战斗机打无人机,估计是打游戏机的效果。而在作战半径上,有人机也远大于无人机。我上面说无人机母舰比驱逐舰的手长,但跟有人机比,就变成手短了。有人机+反舰导弹,现在怎么也能打到1300公里到1800公里。
面对有人机航母,无人机母舰也是只有挨打的份儿。所以,开发无人机母舰,首先要解决的应该是政治问题。你开发这种舰,就是不打算跟拥有有人机航母的国家作战了。只能有它来欺负没航母的国家。
单纯的无人机母舰虽然前景不错,但需要很长时间来发展。
美国X-47B是达成很多前所未有的里程碑事件,但它已经被美国海军取消了,取代他的是MQ-25无人加油机,其任务要求和技术含量比X-47B要差的远,因为X-47B所主属的UCLASS项目是可以在高对抗环境下实行打击作战;而MQ-25所属的CBARS项目只要求在非对抗环境下实行空中加油。
简单说就是X-47B要求能和中俄直接打,MQ-25只要求在伊拉克阿富汗的环境下给战斗机加油。。。
至于下一个可以和中俄打的无人机项目,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成型。。。。。
无人机母舰前景很好
首先来说在现代战争中无人机已经在发挥着非常大作用。在有些特殊或者危险的战争环境下往往无人机的作用要远远的大于有人驾驶飞机。无人机对比有人机来说很多方面都有优势。
第一无人机由于是机器运转不需要飞行员驾驶。在不需要考虑飞行员的过载能力之后,它 的速度可以被设计很快。速度快就不容易被击落。可以更好的摆脱敌方火力的打击。
第二无人机由于没有飞行员那么他可以在自己有限的空间内装能多的油料维持更长的滞空时间,加装等多的电子设备,更加先进。
第三无人机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不需要考虑战争阵亡。
有以上诸多的好处等等,再加上一旦无人机母舰制造出来,就可以像现在的航空母舰一样,携带大量的无人机作战,后勤压力也行,不需要考虑人员问题,有利于快速部署,在同一时间大量的发射无人机进行打击,对战争的进程可能会起着加速作用,是未来各个军事强国的空中航母的首先。再加上无人机的体积可以根据作战任务可大可小。一旦使用体积小巧的无人机时,那么无人机母舰的体积也不会建造的很大,制造难度不会很大,应该制造更容易一点。
所以说无人机母舰前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