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用微信布置作业,孩子老记不住,家长还让用微信发,老师该怎么办?
让老师随便罚,打俩下我也不管,别打脑袋就行,我大闺女上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总是记不清作业,我说了多少次也不管用,老师也没有群,学校有一个统一的发作业的软件《乐教乐学》,每天还得用我手机让她抄作业我都烦死了,现在三年级四门功课,两个老师发作业两个不发,发作业是因为这两个老师的课一般在早上,但是发之前一般课代表都会写在黑板上,老师不发作业不写就罚多写好几遍,我闺女现在到家从来不用我看作业是什么,自动自觉的就在学校记了,还专门买了记作业的本。
八部门联合发文给学生减压:学校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家长却急了,这事您怎么看?
给学生减压,应该;家长着急,理解。
这个文件的全称是《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主要内容有:
您看看,这哪一条不好?但关键是,“理想虽丰满,现实很骨感”,蓝图虽美好,操作难度大。
减压当然有道理。
青少年体质逐年下降,这是个事实;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我所观察的情况看,农村的孩子已经不认识地里生长着的各种庄稼,他们已经脱离了农业劳动。
零六后、七零后乃至大多数八零后,他们大部分出生于多子女家庭。刚刚学会走路,他们就要随父母下地。大人在田间劳动,他们在地头或者畦垄间打滚玩耍;等到了上学的年纪,在农忙时节,放学之后肯定要下地多少帮家人一把。比如大人割麦子,他们捡拾遗落的麦穗;父母出花生,他们就拿着小爪钩跟在后面复收。从春到秋,一年之中的更多时候,是书包往家里一扔,挎着篮子径直给猪羊割草去了。这样的孩子,即使没有体育课,不去刻意锻炼,身体当然也是壮健得很;自然,如果不是遗传因素,孩子们怎会和“近视”扯上关系!
从九零后开始就不一样了。农村的情况是,“写作业”成了孩子们课余的主要任务。下午放学回家,他们不再下地帮助父母劳动,家家门口俯身在小凳子上抄抄写写的身影成了街景。
课业负担加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开始滑坡。近三十年来,有关部门为了“减负”所出台的文件,恐怕都数不清了。效果如何,大家心里应该有数。
这一次,似乎是史上最严的“减负令”。尽管我们这里现在还没有任何动静,但我相信真的实行之后,必定和武汉晚报报道情况的一样:学生兴高采烈,家长着急上火。
将心比心,家长们的心情我们当然应予以充分理解。
我们不是常常看到家长抱怨孩子作业多和老师发生矛盾的事吗?最近悟空问答里还有一个很热门的问题,就是“深夜十二点家长发微信问老师睡了吗”;还有很多家长辅导孩子作业辅导到崩溃的视频。小学生的作业太多,已经成了很严重的普遍性的问题了,这次八部门联合发文给学生减压,我觉得出发点是对的,但是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从家长的反应也可以看出,这项措施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小学生作业量大和很多因素有关,比如学校对老师的考核,是和学生成绩挂钩的,老师必然会通过加大作业量来提升成绩。比如,父母对孩子期望值升高,望子成龙成凤的心理比以前更迫切,以应对逐渐加大的生存压力。比如,人们普遍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很多人寄希望于通过读书考大学来改变命运。
现在人们对教育好像陷入了一种集体焦虑的情绪中,大家唯恐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拼命地为孩子增加负担,从幼儿园开始孩子就被各种作业禁锢起来了。以前参加补课的对象多是初三、高三马上要升学的学生,后来逐渐发展到初中、高中每个年级,到现在竟然连小学甚至幼儿园的孩子都没有了假期,都被补课霸占去了。我想大家可能听说过“剧场效应”这个词,一个人站起来看演出,导致后面的人看不到,也跟着站起来,最后大家都站起来看演出,甚至还有人踩到凳子上。我觉得我们的教育现在就处于这样的一个状态。要想从根本上为学生减压减负,不是单纯地发个文件禁止老师留作业就能解决问题的,正如题中所述,老师不留作业了,家长自己还可以留,这不但没有给学生减负,反而给家长增加了负担。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我提不出什么高明的建议来解决问题,我只是感觉我们的教育不应该“唯成绩论”,我们给孩子们提供的成才途径不应该主要是高考,我们的孩子不应该学得这么苦,我们的有关部门不应该被动地应付,我们采取的措施不应该没有效果。
家长急得对呀!
虽然每个家庭对孩子的要求不一祥,但是每个家庭也不能全职充当孩子的家庭老师吧,如果幼儿园不让学写字,小学一二年级再不布置作业,可想而知孩子的字会写成什么样子,更别提学习习惯的养成了!
既然是为了预防近视,那么肯定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减少作业了,反正现在好多家长都说孩子作业太多了,还有的说孩子作业做到12点,孩子还在写作业,老师们怎么都睡了,竟然还有这样讨伐老师的家长。可想而知,这样的家长声音还特别大。没办法,这样的家长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作业没有了以后。可能孩子是暂时高兴了,但是实际上苦恼的事情以后会更多的。
下这个文件的目的可能也是听到了学生负担太重,休息时间不够的呼声。而且现在孩子近视眼的太多了,好多家长不愿意管孩子,孩子哭闹了就塞给孩子一台手机,手机对于眼睛的危害是巨大的。特别是前几年的苹果手机,屏幕太小,字体太小,可以说手机可能才是近视眼的最大祸根。但是这个就不是下文件能够解决的问题了,只有家长自己操心了。
其实减负早就在进行了,很多小学放学都是比较早的了,而且作业也比原来少了不少。只是这次文件更加明确基本上就不留作业了。只有家长们自己操心孩子的学习了,原来很多家长体会不到留作业多的老师的苦心。现在,只有自己操心孩子的学习了。
学校给孩子减负以后,小升初可能是摇号了,最近又听说中考好像也要不考了。那么失去了这么多的锻炼机会后,高考还是要考的啊!那么这样玩下来的不做作业的孩子怎么能考上一流的大学呢!只有家长更操心,才能把孩子培养好啊!
综上所述,学校给孩子减负,家长急了,那么家长就只好自己努力教育孩子,尽量给孩子加负担了。
欢迎关注!深度解析!
感谢邀请!王老师更喜欢面对数学题谈解题策略,为什么呢?更有意义些。作业之于作业,目的在于巩固当日之所学,书面作业不布置,实践作业不重视,往往各路人马嘻嘻哈哈谈热点只在表层是非争辩,很少去思考减负之本质。我是王老师,致力于小学数学的精品问答!减负,缘何会有负?强制灌输嘛!一二年级本应多通过生活实践之情景导入理解数学算理,概念;互动活动中,手脑眼结合,增加数学之学习兴趣,然满目枯燥大篇幅计算练习!试问哪个家长用过我们的数学教具呢?
接触过很多三四年级阶段学生,数学40分钟课就好比一天一样漫长!为什么有些孩子无法享受数学?如何让数学课更加有趣味性,方法更容易理解而不是去机械强记,这是我每天都思考的问题。科学学习的方法很重要!个人认为高谈减负,不如潜心研究一些好的教学方法,避免孩子过度学习和营养不良。让更多孩子说出“我爱数学!”
并非多多就可益善
书面作业要求多多,知识点要求多灌,这折射的是父母的需求,老师的需求,孩子消化能力呢?
家长的职责也并非只盯着作业和监督学习,而是引导和推动孩子去主动探索学习。一二年级应多去拓展生活中数学的认知,作业的形式难道就不能是收集生活中的形状,数字。作业的形式就不能变得有趣生动一些?作业的形式就不能是一些益智游戏?
儿童青少年近视的主要原因可不是作业造成的,都在玩手机游戏能不近视吗?且遗传也是造成近视的一大原因。一二年级不布置回家作业,到了三四年级学校未变,突然的回家作业难以让所有学生养成学习好习惯,可断言很多学生将不做回家作业,因为两年的不做回家作业的习惯早已养成,思想上压根会抵制。如此举措将贻害无穷!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家长的“教育焦虑”,谁来疏导?
我作为一名家长,还是有焦虑的。当今的孩子在家都是娇生惯养的,自制力还是很差的,一二年级的孩子尚还幼小,没有自己学习的意识,家长让他学习他还是有抵触心理,老师从孩子上学那天起,就知道要听老师的话,还是老师适量给孩们布置作业最好。
教育部:老师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那么老师与家长以后怎么办?
这个要求势在必行,可惜对于有些学生和家长来说已经有些迟了。
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学校组织学生上网课。老师用手机布置作业,一时间,培养了学生使用的手机习惯。现在很多初中生、高中生每天写作业不离手机,主要是这时候养成的习惯。
如今,手机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已经成为比较普遍的社会问题,教育部提出这样的要求,学校必须坚决落实,防止更多的青少年用手机成瘾,伤害视力、影响学习。
不用手机布置作业就不能沟通了吗?老师是专职授业解惑,家长只是协助,主次不能倒置,教肓部做法很好。不能让家长把老师的工作全抢了,不然的话,老师就变成专业收钱的了。
陕西省教育厅发布通知:暑假严禁中小学布置“家长作业”,对此你怎么看?
某部门干的事好多就是“哪吒”“金刚葫芦娃”,三岁小孩表态,说了不算数的。
1、暑期不布置家庭作业,家长会骂老师你信不信,两个月没作业,家长会认为老师懒,连个作业都不布置,没责任心。
2、学校的很多事情并不是教育部门说了算的,很多时候还是家长说了算。比如课后服务不就是响应家长的要求吗?比如有些地方延迟放假,让老师和学生在教室里烤桑拿,不就是个别家长说学校放假早了吗?
说一个搞笑的事。我地今年春季小学初中考试本来时间定为6月25左右,但后来有家长一通电话,市教育局马上发通知,离校时间改成7月3号左右。恰逢六月底最后一个星期特别的热,好多学生身体生病或流鼻血,有老师反应到教育局,派人下来指示,“怎么不安空调啊?”。卧槽,你以为安空调是卖支铅笔那么简单啊,一个学校几十个班,要安装空调,空调费不说,就是电线变压是不是得换呀?上嘴巴往下嘴巴一说容易,但要落实起来可不容易。
3、倘若不布置暑假作业,那么学生定的《暑假作业》怎么办,难道当垃圾扔了?
4、上面一句话“不准布置暑假作业”,就能给孩子一个轻松愉快的暑假了?家长不会自己卖,不会给孩子报辅导班?
5、倘若学校布置了作业,发现了有什么惩处呢?教师补课不也禁止吗?风吹的挺大的,就是不见效。
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觉得这种不能起效的规定还是不要出台的好,出台了也是自找没趣。你说呢?
也觉得,家长应很反感家长作业。学校可以向家长反馈有关要求,而不是要绑架家长!其实,平时,频繁的要求家长检查监督学生,在作业夲,测试卷上签字,也挺烦。非得家长投入很大力气,做此类活计,也确实很恼人!管小孩学业的度太过,家长哪里有如此多心力,但不干预也不是!
校外补课现在已成气候,不论大小城市,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严禁教师补课,有利有弊。一利在给孩子更多的注意时间,让孩子充分休息,二利给校外辅导机构更多的生存空间,三利于统一管理在职教师。一弊在对真正学习掉队的孩子,没有机会补救,就只有长此以往差下去了。二弊是,大多数的补课机构的教师都是刚刚毕业,甚至没有毕业的大学生在充当,没有教学经验,把那里当成了练兵场。说实话百分之九十的补课机构是以盈利为目的。
首先,教学是教师的工作,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义务,更是责任,是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这样说并没有错,但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也负有对孩子的教育和管教的责任,作为监护人是有监督管理的义务。
其次,我并不赞成布置家长作业,但是家长应该在下班之后监督和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再次,各行各业要分工明确,每个角色都应该有自己的定位。同时要注意每个人都应该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完成应尽义务和应付责任。
谢悟空邀请。
首先,需要行政命令来禁止本身就是一很可笑的事。
其次,“家长作业”的合理性值得商榷,是什么内容?凭什么要留家长作业?这种行为是否有学校和老师的潜在私心在里面?
第三,教育就是教育,好好教书育人,别被乱七八糟的事情搞得乌烟瘴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