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冲突愈演愈烈,印度敢全面深入巴境内“反恐”吗?
反恐没错!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在反恐。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国家公开宣布支持恐怖分子。反恐是国际社会共同目标。
印度近几年,没少遭到恐怖分子祸害,颇令世人同情。最近印度又遭到“伊斯兰军”袭击,军警死伤四十多人,国际社会都表示同情。而“伊斯兰军”就生活在印度死敌,巴基斯坦境内,让印巴本来就充满敌意的外交关系,平添变数。
印度为了找回自己国家的颜面,对巴基斯坦发起进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印度作为一个世界排名第二的人口大国,也是很注重脸面的。况且,印度莫迪总理,又要面临大选。不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对外强硬无比的国家,莫迪总理下次大选,恐怕早就出局了。
印度要脸,巴基斯坦作为一个主权独立国家,也不会不要脸面吧?
印度派遣空军飞机,袭击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巴基斯坦也给足了印度面子,只是派出军机,予以驱离。可是,印度军方却声称,进入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炸死三百多“恐怖分子”。这让巴基斯坦国家情何以堪!发动军事打击报复,也就是情理之中的故事情节。
打击遭到报复,再打击,再3遭到报复,如此循环往复,何时才能是个尽头。这就是印巴两国,难以解开的“冤冤相报何时了”的真实想法。
巴基斯坦面对自己境内,存在大量的恐怖分子,巴国即使受害国,也是有口难辩。想当初,世界顶级的恐怖分子大佬本·拉登,就悄无声息地生活在巴基斯坦。巴国虽然也向国际社会保证,坚决打击恐怖分子。但是,可但是,那绝不是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
印度莫迪总理,为了选举,为了显示大印度的神威,置巴国国家主权于不顾,就想深入巴基斯坦境内,打击恐怖分子。试问?巴基斯坦的国家主权,颜面何在?
有句古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巴基斯坦出于政治考量,没有对栖身国内的“伊斯兰军”,进行绞杀。但是,巴基斯坦绝不会允许印度派军,在巴国境内以反恐名义,横行霸道。
印巴两国,都是拥有核武国家。相安无事,对于印巴两国,对于世界来说,都是好事。有话好好说,有理慢慢讲。何必剑拔弩张,得理不让人。
印度莫迪总理,如果听从军方胡言乱语,只会加重地区军事紧张。巴基斯坦已经把入侵飞机驾驶员,安全送回印度。那就是表明巴国为了和平,虽然始终占据道德制高点,却不想激化矛盾。
印度就该借坡下驴,息事宁人。否则把事情闹大了,遭罪的还是印巴两国民众。让印度军队进入巴国境内,打击恐怖分子,还是免了吧!巴基斯坦相比印度,虽然是弱者,绝不是任由他人欺负的国家。
印度目前占据国际大好环境,经济发展正处高速,正常情况下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借反恐大规模越境对巴发起战争,但也不能排除印度为了争霸南亚发动一场,从陆地到海上对巴铁进行报复性战争的可能,因此国际社会特别是中巴应高度警惕。
印度如果全面深入巴基斯坦境内“反恐”,就意味着印巴冲突将会升级,甚至会爆发大规模战争。从印巴双方的表态来看,都不想把冲突升级。不过,印度在冲突中被击落了两架飞机,似乎吃了亏,莫迪一直有大国情怀,恐怕这个脸面无法找回,正赶上印度准备大选,所以印度不会就此罢休的。
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印度部队遭到一个车队自杀式袭击,造成印军40多人死亡,多人受伤。而且在巴基斯坦的武装组织“穆罕默德”宣布对此次袭击负责,所以26日和27日印度出动飞机对基地组织进行轰炸。对于巴基斯坦,印度飞机入境,即视为入侵,当然要予以还击,击落了两架飞机,俘虏一名飞行员己放回。印度一直指责巴基斯坦支持这一极端组织,由于“默罕默德”极端组织对印边防军人威胁太大,之前在2016年就爆发过类似事件,造成印军19人死亡,因此,印度很可能还会进行打击。但是,打击到什么程度?巴基斯坦反击到什么程度?将决定战争的走向。
如果印度就是为了“泄愤”和总统大选,偶尔出动几架飞机进行轰炸,巴基斯坦反击几下问题到不大,因为克什米尔地区印巴历来争端不断,也就说经常“小打小闹”,到不至于爆发大规模战争。如果印度就是以被袭击为由,针对的就是克什米尔地区的主权,那么巴基斯坦肯定会进行猛烈还击。
印度有军队140多万,巴基斯坦也有将近60万军队,如果爆发常规战争,那也同样会“地动山摇”的。之所以印巴冲突这样引起世界关注,是因为印巴都是拥有核武器国家,而巴基斯坦从来不放弃首先使用核武器,这就意味着,如果印巴爆发大规模战争,可能引起核战争。
关键是中俄美持什么态度?中国当然是希望不要把势态扩大,俄罗斯也是希望尽快解决冲突危机,并愿意出面充当印巴调解人。但是,美国的态度就不一样了,指责巴基斯坦对恐怖组织进行袒护,无形中支持了印度。不过,美国在巴基斯坦有军事基地,巴又靠近阿富汗,也不会希望印巴爆发大规模战争。
所以,印巴冲突不会升级,但是从现在开始克什米尔地区小的冲突不会停止,印度会以打击“默罕默德”极端组织为由,或许会再次进行轰炸。
如果一个国家全面进入另一个国家境内进行所谓的反恐,都是入侵。不管这个深入别国的是美国还是印度,都一样。美国之所以敢以反恐的名义进攻阿富汗,是因为当时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确实已经和恐怖分子同流合污,无论是否支持了本拉登,都干了不少支持恐怖分子的事。
即便如此,美国和英国的联军进攻阿富汗,也是小心翼翼的。虽然战争进展很顺利,很快就推翻了塔利班政权,但阿富汗至今还是个烂摊子,美国想抽身也抽不出来。
巴基斯坦的情况就不同了。
巴基斯坦境内虽然确实存在恐怖分子,包括基地组织和塔利班,在巴基斯坦境内都有分支机构,巴基斯坦政府也无如之何,但并不能证明巴基斯坦政府支持了这些势力。
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不一样,巴基斯坦现在的政府是通过选举上台的,是合法的,而且刚结束了军队执政的局面,可以说巴基斯坦的局势正在好转。要把巴基斯坦政府定义为一个恐怖组织,那是不可能的。
此外,巴基斯坦还是有核国家,也有中近程导弹。而且,众所周知,巴基斯坦的核武器就是用来平衡和对付印度的,印度有了核武器,巴基斯坦马上就有了。要是有核武器也不能保证一个主权国家不遭受别国的大规模全面进攻,那核武器就没有意义了,也不可能让无数英雄尽折腰了。萨达姆、卡扎菲都曾经试图发展核武器,如果成功,恐怕美国也不敢直接进攻伊拉克,处死萨达姆了。
巴基斯坦还有一个有利的地方在于,巴基斯坦是美国的盟国。在进攻阿富汗塔利班的时候,巴基斯坦就为美国提供了不少支持。两国的军事合作也是一直都存在的。
可以说,如果没有美国的默许甚至支持,巴基斯坦军队也不可能动辄就通过军事政变推翻民选政府,直接把国家带进一段时间的军队控制的时期,这可是美国一直都反对的事。
美国之所以允许巴基斯坦军队在国内政治中扮演中流砥柱的角色,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巴基斯坦军方整体而言是比较世俗化的,军队势力强大,可以压制宗教势力在巴基斯坦的扩大。如果巴基斯坦军方在巴基斯坦完全垮台了,那么最有可能接替军队控制巴基斯坦的,大概率就是宗教势力,而这种势力很快就会和恐怖分子相互勾结。这在埃及已经试验过了。
这还不用说,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一直都很特殊,巴基斯坦也是中国一带一路计划的关键节点国家。
所以,要随便进入巴基斯坦全境进行所谓的反恐突袭,不仅印度做不到,中国和美国也都不会允许。尤其是在阿富汗的烂摊子至今没有收拾的局面下,更不可能允许巴基斯坦也变成另一个阿富汗。
克什米尔的冲突由来已久,此次印度小题大作,其实是印度总理莫迪遭遇国内政治危机所导致,巴基斯坦可以说是受了无妄之灾。
两国虽然在克什米尔问题上有所纠葛,但搁置已久,印控克什米尔更多的矛盾其实是该邦境内占主体地位的极端伊斯兰教徒不满于印度当局的统治,恐怖袭击的发生也是处于这个背景下。
强行动武,其实是莫迪政府让外交服务于政治,或者说印度人民党的颓势选情。
2018年12月印度五邦选举之中,莫迪所带领的印度人民党五战皆败,不仅米佐拉姆和特伦甘纳两邦没有收入囊中,自己执政的中央邦、切蒂斯格尔邦和拉贾斯坦邦还丢给了国民大会党跟地方党派,要知道这三邦属于恒河流域的西北五邦之三,向来就有“印度根本,三合正统”之说,印人党在中邦和切邦连续三度执政十五年,可谓树大根深不为过。
正因为五邦选举中有三个西北大邦,又距离2019年5月的大选只有半年不到的时间,一直以来就被视为印度大选的预演,此次大败可以说让上从莫迪下到党工的印人党倍感寒意。
而造成五战皆败的原因,是因为现在印度人民已经挣脱了莫迪所塑造“大国梦”,认为这些年来印度经济虽然以平均7%的增速在高涨,但人民并未感受到好处。
因为莫迪上任以来,在农业上虽然推出了“低息贷款”跟“最低收购价”,但前者本质上还是变本加利,只是给了印度农民腾挪抗风险的空间,后者也只是进行农业兜底,何况许多经济作物也并未受到保护,针对的其实是稳定粮价,不让农产波动增加通胀压力,实际对比经济增长而言,村社政治之中的农业选民并未感受到经济增量带来的政策性利好。
(抗议中的农民)
其次,在整体经济结构上,莫迪着手在资金和技术密集行业,而印度空有人口红利却没有工程师红利,这就导致缺少了劳动密集型行业扶持的印度,无法使低端制造业在国际上有竞争优势,继而导致印度低端就业岗位无法扩大。
今年一月,印度铁路公司开出了一万六千人的工位招聘,结果却引来了一千九百万的青壮劳力应聘,由此可见印度绝对失业数和失业率已经到了令人可怖的地步。
再加上印度贫富悬殊,莫迪又将经济结构偏向富人,最终导致印度人民的“反现状”运动——呈现在政治上,就是印人党五邦选举惨败。
印巴冲突是否会引发全面战争?
这一次的冲突,归根结底还是莫迪为了连任,试图通过制造印巴冲突来转移国内民众的注意力。结果戏没演好,国内反对派和民众都不好忽悠。
关键是这两天的冲突严重抢了大统领和委员长的风头,这俩哥们必须要搞点大新闻出来才能吸引眼球。
大统领被抢风头很不开心,普大帝的飞机被干了影响销售也不开心,其他三个流氓暂时还情绪稳定,应该会劝劝架的。
和平还是主流意识,特别还是两个拥核国家,不会轻易乱来的,否则五个大流氓肯定先出手的。
印巴不会发生全面战争,印度不愿发生,巴基斯坦也不愿发生,如果双方管控不了,美国,中国,俄罗斯也不会任印巴发生全面战争,如果两个核国家发生全面战争,当今世界谁也不愿看到,谁也承受不起,倘若发生,谁能控制后果?那是世界灾难!所以不会发生。
当然不会,三次印巴战争后,双方小规模边境冲突一直不断。这次印度伤亡惨重,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莫迪要给国内一个交代,肯定会大张旗鼓的搞一波报复袭击。最后还是会回到谈判桌。巴铁不仅是有中国,作为穆斯林国家,中东沙特等土豪国家也是巴基斯坦的坚定支持者。所以,不会放任印巴发生大规模战争的,适当时候会有国家出来斡旋。
在强国环伺的大环境下,印巴两国在气势上都不愿示弱,但内心都不愿意来一次大战,其实二国都应知道,鱼蚌相争的后果,。在这里,大国也有自己的做为,不至印巴两国有哪一方完胜的可能,保持相对的战略平衡,即可阻止局势恶化。
巴基斯坦击落两架印度战机,未来印巴关系会怎样发展?两国有可能爆发全面战争吗?
随着双方摩擦越来越激烈,印巴关系未来会越来越紧张。但是,印巴两国不可能爆发全面战争。首先,印度与巴基斯坦都是有核国家,其次,印巴两国主要的任务都是发展经济,爆发全面战争不符合两国利益;最后,此次摩擦最严重的结果是印巴两国在克什米尔地区爆发小规模军事冲突。
一、印度与巴基斯坦双边关系越来越紧张
2019年2月14日,印度中央后备警察部队一支车队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遭到汽车炸弹袭击,造成了40多名印度军警死亡。事件发生以后,印度总理莫迪态度强硬,指责巴基斯坦与此次袭击有关。2019年2月26日,印度出动战斗机越过边境,对巴基斯坦境内的目标进行了袭击。作为反击,2月27日,巴基斯坦宣布击落了两架印度战斗机,印度方面则称一架米格21战斗机坠毁。这次双边冲突是印巴双方“卡吉尔冲突”之后形势最紧张的一次冲突,印巴两国纷纷指责对方。在可预见的未来,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双边关系会越来越紧张。特别是印度2019年大选临近,印度总理莫迪在选举之前必须保持对巴基斯坦的强硬态度,以免影响支持率。
二、印度与巴基斯坦不会爆发全面战争
1.印度与巴基斯坦都拥有核武器。核武器相当于主权国家的“免死金牌”,有了核武器就能保证国家的主权完整,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冒着引发核大战的危险与有核国家开战。印度与巴基斯坦在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以后没有爆发第四次印巴战争,很大原因是双方都拥有了核武器。即使印度常规军事实力超过了巴基斯坦,也没有胆量对巴基斯坦开动全面战争。
2.印度与巴基斯坦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2017年,印度GDP总量达到了2.439万亿美元,名列世界第七。近年来,印度经济发展迅速,一度超过7%的增长率。对于印度来讲,发展经济才是重中之重。如果与巴基斯坦发生全面战争,对印度经济将是重大打击。从巴基斯坦的角度也是如此,2017年巴基斯坦的GDP总量仅仅是3034亿美元,仅仅相当于印度的八分之一。巴基斯坦发展经济的迫切性甚至超过了印度!
3.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可能爆发第二次“卡吉尔冲突”。第三次印巴战争以后,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没有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但激烈的小规模冲突却不断发生,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发生在1999年的“卡吉尔冲突”。在“卡吉尔冲突”中,印度与巴基斯坦出动了重炮、防空导弹、战斗机、直升机等重型武器,冲突持续了74天,造成2000人以上的伤亡。观察室认为,这一次冲突最严重的后果也就是演变成第二次“卡吉尔冲突”,不可能引发全面战争。
(卡吉尔冲突照片)
2019年是印度大选年,大选之前,印度领导人不得不采取强硬态度,以免影响得票率。大选结束以后,印度领导人也就回归了理智,印巴两国谈判的可能性极大。
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结束后,印度与巴基斯坦一直游走在全面战争与永久和平之间,保持一种限定在有限区域的低烈度小规模的冲突,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两国拥有了核武器之后就更是如此。这次无非烈度稍微大了点,加上资讯超级发达,又放大了一遍,看着要爆发大战,其实无妨,小打小闹还会有,但是传说中的第四次印巴战争依旧会在传说中,不会爆发。
巴基斯坦军权在陆军,陆军总参谋长才是战和与否的最终决策者,而不是总理伊姆拉·汗。巴军战力确实比印军彪悍,但是总体实力比不了印度,小打小闹可以战胜,甚至获利,但是真要大打,受不了。所以,不会主动发动全面战争。
印度战力比巴军不咋样,但是装备多,军队人数多,真全面打起来,倒是不怕。但是这些年,尤其是莫迪上台之后,将发展经济作为首要目标,总体是先增进国力,别的事以后再说。这几年,印度经济可是全球瞩目,莫迪也不会为这点量级的冲突而主动发动全面战争,不然大好形势就要泡汤。又不是灭国危机,犯不上。当然,马上要选举了,莫迪也不会手软,还会显示自己的强硬形象,但是也就到此为止,依旧不会大打。
都不想大打,都只想小打小闹,那可以说,印巴全面战争不会到来。
巴基斯坦比较弱势,自印度暴恐后怕印巴发生大规模战争比较克制和积极释放善意。来看一下美俄中欧四大势力的意愿,美国自特朗普上台不走寻常路,他为了印度多购买美国武器会贬损巴基斯坦而拱火印度,俄罗斯为保住印度军火份额而发展传统友谊,中国为保中巴经济走廊会保巴基斯坦不分裂不生乱,主动调和矛盾平衡印巴,欧洲会改变以往观点但定不了调。
印度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造成中国和沙特在巴基斯坦的投资担忧,巴基斯坦正值国外投资窗口期会示弱印度。
印度此次掌握着印巴冲突的前期决定权,但掌握不好度就掌控不了局势。预知后事如何还看印度动作。
在当前世界形势下,印度和巴基斯坦爆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两个拥有原子弹的国家真要是进行全面战争,可能会受到波及的五大流——动军火商是不会答应的,和可能哥儿五个联合起来,先拔掉印巴两国的老虎牙。如果五大流——动军火商对印巴两国开展一次外科手术式的打击,应该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目前五大国有一个已经日薄西山,有一个穷得只剩下武器,还有一个忙着砌墙而砌不成,那个凑热闹的高卢鸡可以忽略不计,但是有一个正在忙着赚小钱钱增肥的大国,是绝对不会允许印巴两国真正打到你死我活的地步的。最后很可能是穷得只剩下武器的大国、忙着赚钱的大国(这两国会受到核辐射和难民波及)、一心想砌墙的大国联手试压,让印巴两国小冲突不断,全面战争不允许发生——这是一件三方面都受益的事情。
当然,受益的三方面不包括印度和巴基斯坦,而是三个能大卖特卖武器的流——动军火商。
印巴两国的决策层也不都是傻子,把自己的家园打烂,让三位带头大哥赚钱的事情,他们是不会干的,而且根本就不可能互相宣战——顶多是打一场代理人战争,而这两个国家似乎连代理人都找不到,所以只能像他们国门升旗那样,恨不得把对方一脚踩扁,但是总是在鼻子即将碰到一起的时候,双双收住脚步向后转。
这时候我们不禁感到有一点小小的骄傲和庆幸,因为我们似乎有了决定别国命运的资格和本钱,在别人打成一窝猪的时候顺便发一笔小财。而在百十年前,熊和鸡在我们的地盘上掐架,小辫子们居然“宣布中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话还真不是假话,我们期待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似乎预言的日期也快到了……
我个人估计,印巴两暴发全面战争的可能性不大,现在双仅出动空军交战,且数量很少,地面坦克和人员没有大规模交战,只有少量火炮互射,这些现象,不难看出,双方都不想把战火扩大,只想让对方知难而退,另外,巴方现在背后有人,不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巴方背后的人,家里闹腾,家里穷,武器也不怎地。现在可是,三十年河车,三十年河西,现在巴方的靠山是兵强马壮,富得流油,武器多,且先进,能随时给巴方各种援助,如果印度猜不透形式,敢打大仗,必然要倒退几十年。所以,印度也不敢大打,巴方更加不希望大打,这样,足就在印度脚下,我认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不会暴发全面战争,估计不久,调停双方的人会出现。印巴也就顺势收兵了。
(碧中)